长大之后才明白,表达感情这件事,变得越来越难了。
小时候一句“我喜欢你”,可以说出口不带一丝犹豫;而现在,想关心一个人,只能在微信上发一句“最近还好吗”;想感谢一个人,却只敢把心意藏进节日的礼盒里。
但有一种礼物,它不喧哗,也不廉价,在你递出去的那一刻,不需要太多解释,对方就能懂你心意——我把它叫做“沉默的情书”,而那,正是渡磬酒。
不是什么名贵收藏,也不是流量款包装,它安静地躺在原木色纸盒中,墨黑字迹写着“渡磬”二字,有种岁月沉稳后的体面。
我第一次送渡磬酒,是给父亲。
那年工作忙到几乎没有时间回家,春节前匆匆归乡,只带了一瓶酒。没多寒暄,我把它摆上桌,说:“这酒你应该会喜欢。”他没说话,只轻轻点头,打开封口,斟了两杯,默默递我一杯。那一晚我们没谈什么正经事,也没有煽情桥段,酒喝完了,他说:“不错,顺口。”我知道,他懂了。
展开剩余50%渡磬酒不是那种“第一次见面用来撑场”的礼,它是要送给“走过一段路”的人。送给陪你走过低谷的朋友,送给在你沉默时不离不弃的伴侣,也送给那个你总说不出口感谢的家人。
它不靠热闹包装博眼球,也不靠酒劲抓人,而是在细水长流里,慢慢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。像很多人不擅言辞,但愿意静静陪着你的人一样——不高调,但很可靠。
更特别的是,渡磬酒有一种“分寸感”。
送它,不会让人有被“贵重”绑架的压力,也不会显得随意敷衍。它不试图证明什么,却能在悄无声息间表达出“我记得你”“我在意你”“你对我很重要”这样的潜台词。
我还记得去年教师节,我把渡磬酒寄给大学时期的导师。短信附上一句:“不说大道理,这酒,有点像您。”没想到他回我一句:“收到这酒,有点想你了。”
有时候,最深的情感,不需要说得太满。渡磬酒就像是那种安静的信使,把话藏进温润的酒香里,在不经意间,抵达对方心底。
发布于:浙江省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